联盟会员
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
骊山脚下“秦农梦”——记临潼区人大代表、秦农银行临潼支行白军库行长
他专注、诚实的目光透过镜片,见证着临潼经济的发展变化;见证着“临潼信合”蜕变为“秦农银行”的历史时刻;更见证着骊山脚下一群创业的“新农人”摆脱贫困圆了致富梦!他扎根基层,用勤奋、严谨、务实、诚信、干净的职业担当,做农村金融的护航者,践行着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秦农梦”!他,就是临潼区十八届人大代表 、秦农银行临潼支行的白军库行长。在他的带领下,秦农银行临潼支行2017年被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全国性“支农支小”示范单位;获得银行支持临潼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一等奖”,受到社会各界的点赞。
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他目睹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当选人大代表后,更坚定了他关注民生为农民办实事的决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如何通过发挥银行的“经济催化剂”职能,助推当地小微企业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尤其是提高农民收入,成为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水平,他以“积极稳妥、公正规范、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部署秦农银行临潼支行开展了西安市临潼区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创出先进经验,对于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五美乡村”夯实了基础。
他诚挚地说:人大代表与人民不是官与民的关系,而是鱼水关系。人大要在解决群众困难中体现为民之责,在化解社会热点问题中体现国家权威。他经常深入基层、进村入户,调查金融支持发展的情况,研究信贷支农流程的各个环节,在合规框架下优化流程,大大提高了放贷效率。前几年,骊山“城中村”在拆迁改造过程中,遇到许多被征地农民不肯签约的矛盾,白军库代表通过走访调查,发现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好849户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出路。他随向骊山街道人大工委递上了“关注失地农民,实施五大工程”的调查报告。“五大工程”启动后,已吸纳1000多名失地劳力,其余的失地农民全部进入社会保险体系。
近年来,在临潼区委、区政府支持地方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助力地方经济追赶超越的背景下,他通过定期组织政、银、企座谈、沙龙等多种形式,搭建了政、银、企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成了辖区内优质中小企业成功牵手;对政府大力推介的招商引资企业、地方重点项目,提供上门式金融结算服务,解决融资需求,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支农资金及时到达农户手中,有效解决了石榴种植果农、大棚蔬菜和发展养殖的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对于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缩短审批链条,开辟绿色通道,实施送贷上门,以最人性化的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快速成长;以搭建支农支小服务平台为抓手,推进“双基联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了基层金融机构与基层党组织的深度融合,打通金融服务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金融的一池活水更加顺畅的浇灌“三农”土地。从2014年至今,临潼支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约263566万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91976万元,成为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助推人!
“共赢互惠,扶贫帮困”一直是他坚守的理念和责任。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他组织临潼支行全面配合实施“精准扶贫”部署要求,健全机制、完善方案,通过包户扶贫和金融扶贫,双管齐下大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开启政、银、企联合扶贫新模式。一是与区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有效对接辖内优质企业,积极搭建“政银、银政、政企”合作平台,与临潼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二是为金融扶贫打开绿色通道,实施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集中授信,随到随办,广泛开展送贷上门。三是合理简化贷款手续,贫困户持“两证一卡”即可办贷,并免除公证费用。对于“企业+农户”模式贷款,缩短审批链条,风险委员会和授信委员会联合召开会议一次性审批,提高贷款办理效率,让信贷资金快速发挥扶贫作用。四是多元化扶贫信贷产品落地。推出扶贫小额贷款、石榴贷、光伏贷等产业扶贫特色贷款,实行“公司+贫困户+党支部”精准脱贫新模式。他还结合人大代表“联户结对”帮扶活动,提出了“发展优势,创造特色,建设骊山石榴科技示范园”的调查报告和建议方案,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带领员工进警营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三年来,临潼支行扶贫贷款余额3157.5万元,其中扶贫小额扶贫贷款212.5万元,帮扶贫困户51户;发放产业扶贫企业贷款13笔2945万元,帮扶贫困户590户,使300多户农民成为种植专业户,户年纯收入最少的5万元,最多的达30多万元,群众称赞白军库代表是金融扶贫攻坚的带头人!
他用代表的情怀谋划着农民生活的改善,他用代表的履职换来农民的笑语,他用代表的担当圆了骊山人民对秦农银行的美好梦境!
(供稿人 秦农银行临潼支行王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