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会员
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
深耕五载创佳绩、创新跨越谱新篇,庆祝贵州兴义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五周年之网点建设篇
岁月荣枯,斗转星移,正值硕果累累的金秋之际,兴义农商银行迎来改制成立的第五个年头。风雨五载改革路,豪情壮志共辉煌,五年的殚精竭虑,五年的披荆斩棘,五年的跨越发展,兴义农商银行奏响的是一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奋进之歌。短短五年,兴义农商银行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深耕细作,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通过不断夯基础、调结构、提质量、增实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纷呈的跨越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堪称标杆的业界典范。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兴义农商银行的网点建设工作。
聚焦网点建设,提高供给能力
统筹规划,高位出击。兴义农商银行领导班子充分考虑发展趋势和行业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层次,建立布局合理、竞争力强,满足客户需求与业务发展需要的营业网点。一是对各网点进行规划改造。通过市场调研,综合考虑区位环境、金融资源丰欠程度等因素,合理规划网点布局。对不适应发展的网点重新安排选址新建,对装修陈旧的网点进行翻修改造,对标杆网点进行宣传重点打造。二是统一形象标示。按照省联社的相关要求,不论是网点标牌、营业时间牌、电子利率牌,还是温馨提示标识,都进行统一改造,通过统一规范的外部形象,增强客户视觉效果,提升了我行的服务形象。三是完善功能分区设置。按照功能分区、业务分流、服务分层的服务模式,在营业大厅设置引导咨询区、客户等候区、贵宾区、填单区、现金服务区、信贷服务区、自助服务区、电子银行体验区等,让客户一目了然,实现对不同层次客户的分流,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现今兴义农商银行已规划建设了52个固定营业网点,在城区形成“一中一小,四翼齐飞”的格局,实现城区服务半径全覆盖;直达每一个乡镇,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以农村、城镇、城市三条战线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是兴义市唯一实现营业网点覆盖各乡镇和城区主要街道的银行金融机构。
聚焦移动金融,延伸服务领域
勇于创新,积厚成势。面对日益腾飞的科技发展,兴义农商银行因地制宜,经过长期总结和实践,创新提炼出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新三版”方案,形成了全市行社自助设备与物理网点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一体化服务格局。在城区以分流柜台压力、拓展服务渠道为目标,加快ATM自助服务终端的布设,同时辅以助农POS机、立码收等业务,实现线上二维码收单、线下POS收单一体化,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不断完善自助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在大集镇区域,通过便民服务网点建设、离行式自助银行建设及在行式自助设备投放等方式,结合辐射行政村“村村通”布置,打造大集镇“十分钟金融服务圈”,延伸自助服务半径,优化金融支付环境。在农村地区,科学规划、长远布局,合理布放助农村村通POS机,让偏远地区的农民足不出户便能取到钱,让农村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
聚焦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精益求精,夯基垒台。网点建设必须与软件建设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外树形象、内抓服务,最终促进业务发展的根本目的。兴义农商银行从细微处着手,将网点建设与走心的服务相结合,将产品营销、业务宣传、客户服务、关系维护等功能融为一体,为客户营造了高效、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力图用“高大上”的形象吸引客户走进来,用“接地气”的服务将客户留下来!
“现在外面正下雨,您在营业厅休息下吧!”一句贴心的话语,一杯温暖的热水,扫去梅雨天气为客户带来的烦躁。推开兴义农商银行各家营业厅的大门,一张张充满诚挚笑容的笑脸迎面而来,客户感受到的是亲切的问候,是热情的导引,是耐心的指导,是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各网点结合各地实际,提供无线网络、饮水、雨伞、充电、针线、医疗箱、老花眼镜、擦鞋机、报刊等便民服务,使客户不仅能感受干净、舒心、温暖的营业环境,还能感受到兴义信合人最贴心的服务。
五年努力同心风风雨雨,五年蒸蒸日上硕果累累。兴义农商银行的网点经五年的强化建设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营业网点服务环境焕然一新,内部布局进一步优化,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与金融资源、客户资源的匹配度明显提高,网点自然吸存能力进一步加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挑战,兴义农商银行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秉承“普惠金融•通达城乡”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以新的发展战略规划为引领,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韧劲,锲而不舍、开拓创新,让兴义农商银行更好地服务于金州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金州人民生活的需要,使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发展!
(兴义农商银行 黄赟娟 熊铃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