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会员
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
挺在扶贫攻坚的最前线——陕西省农村信用联社2017年丰收村扶贫工作纪实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追赶超越,陕西省农村信用联社挺在了扶贫攻坚的最前线。2017年4月,省级单位对口扶贫镇安县“两联一包”联席会议之后,陕西省联社以“双基联动”金融扶贫为抓手,加大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投放,推进包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扶贫支持,增强扶贫“造血”功能,紧盯既有工作成效,持续推进措施落实,全力助推结对帮扶陕西省镇安县丰收村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守全面脱贫的基本底线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脱贫的基本底线。省联社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开展中,充分发挥陕西信合扎根农村优势,对结对帮扶的镇安县丰收村精准施策,找准金融扶贫工作切入点和重点领域,坚持以点带面促进全面脱贫。
党委书记赵永军同志多次过问并主持召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两联一包”工作进行专题安排和责任落实,并指示进一步充实驻村人员力量专职开展扶贫工作,积极跟踪落实帮扶项目,夯实全面脱贫坚实基础。
陕西省联社年初制订了《关于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持我省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八项措施助力脱贫攻坚,对包括镇安县在内的50个贫困县县级行社增加金融扶贫支持考核指标。7月,省联社召开了陕西信合金融扶贫工作推进(视频)会,省市县镇四级工作人员5000余人参加了动员大会,明确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确保2017年各类扶贫贷款投放不低于50亿元、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获贷率达到100%。
信贷活水浇灌扶贫之花
引金融信贷资金变“输血”为“造血”,是解决脱贫致富资金之困的有效法宝。省联社协助镇安农商行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特点、资源特色,围绕帮扶村和贫困户的金融需求,按照“政银联手、银保合作”的工作思路,量身定制扶贫信贷产品,着力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难题。
推行“5321”金融扶贫政策,即对丰收村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贫困户每户根据需求最多发放5万元的贷款,期限3年,免担保、免抵押,一律实行基准利率或优惠利率,解决了贫困群众不能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的贷款困难。镇安农商行进一步放大精准扶贫储备金担保比例,撬动更多信贷资金向贫困户倾斜,据统计当年新增精准扶贫贷款近2亿元。此外对扶贫贷款执行4.75%的基准利率,较同期一般贷款利率降低6.59个百分点,以5万元3年期贷款测算,少付利息10570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贫困户的资金负担。
丰收村的贫困户朱昌发好学上进,苦于启动资金不足和中草药种植地严重缺水,脱贫之路步履维艰。在近年获得3笔累计8万元精准扶贫贷款的基础上,省联社对口帮扶责任人又出资1万余元为其修建了水窖,一举解决了种植供水问题。朱昌发已发展成为丰收村种植面积三亩多的白芨种植大户,今年大棚育苗20多万株,可出售3万多株。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几户贫困户积极学习并稳步发展白芨、柴胡、黄姜和五味子等中草药经济作物种植已达30余亩,个别贫困户售卖白芨幼苗收入已达7万多元,丰收村脱贫致富的大道豁然开朗。
产业帮扶坚定脱贫信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省联社指导镇安农商行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决策链条短的优势,持续深化金融产业扶贫服务模式。大力支持丰收村龙头支柱产业,采用“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贷款+抵押物担保+储备金担保”和“村级产业发展公司贷款+储备金担保+合作经营企业担保+国投公司担保”等模式在县域内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2.47亿元,余额达10.31亿元。累计向丰收村支持信贷资金5200万元,其中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657万元,让利101万元,目前丰收村存量贷款余额1682万元,其中扶贫产业贷款875万元,有效解决了140户贫困户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丰收村远健养殖合作社获得支持资金400多万元后,经营良好,采取和贫困户联产经营(集中供猪仔,分散养殖,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年收入近100万元,陆续带动25户贫困户脱贫。丰收村晨照服装加工厂获得信贷资金1O5万元,用于购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该制衣厂从家庭作坊发展到有制衣设备41台,生产车间两处,安置贫困户就业26人,每户年增收4万余元,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持续不断的金融产业扶贫支持,在该村规模产业大户的带领下,给贫困户担心的脱贫意愿吃了一颗定心丸。
乡村基建铺就致富大道
“要想富、先修路。”两山夹一沟的丰收村在自然条件的约束下,祖辈都盼望着能够早日打开与外面世界的致富通道。
省联社在“两联一包”帮扶工作伊始,就统筹资源、搭桥修路,稳步推进丰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2016年全年投入30余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的基础上,2017年继续加大扶贫资金安排,落实帮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5万元,修建丰收村药树凸旅游步道及桑蚕养殖基地等三条产业路。投入1万余元援建两个蓄水池,解决了15户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分别向丰收村群众休闲广场和村委捐助户外桌椅两套、办公电脑5台,帮助村委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村民。还将用好省直机关返还党费8万元联合省人大共同捐助丰收村修建标准化卫生室,提升村医疗水平,切实改善基础设施。
在信息化大道高速发展的今天,省联社驻村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借助陕西信合合作的电商平台和助农E终端等金融服务平台工具,依托电商扶贫促进丰产丰收。驻村人员紧跟农时,进村入户准确掌握包扶户农副产品产量类别等信息并及时整理传递,通过包扶责任人、省联社丰收村结对帮扶微信群扩大营销宣传范围,用电商平台架起丰收村绿色有机农副产品销售桥梁,帮助农户销售板栗、松子、蜂蜜、甘蔗酒、黄豆等10多种农副产品5000余斤,对口帮扶贫困户当年累计增收达3万多元。
进村入户下足“绣花”功夫
依托党委领导,坚持脱贫攻坚的精准方略,靠得是“两联一包”中进村入户的细致工作,下足“绣花”功夫,方能绘就全面脱贫的宏伟蓝图。
陕西省联社党委在“两联一包”帮扶丰收村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广泛动员省联社员工深入贫困户,细致了解帮扶对象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量体裁衣、多措并举,全力助推精准扶贫。各党委委员精准施策,靠前站位、一线指挥,先后13批次带领200余人深入丰收村开展扶贫工作,平均每月至少1人次在丰收村促进工作进度;主管“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鲁怡然同志按月听取驻村工作队帮扶进度汇报,每季度与村两委干部座谈,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与驻村队员现场办公,共商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计策;结对帮扶责任人年内累计78人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引导农户发展结合实际的帮扶项目,帮助农户解决切实困难,落实帮扶措施。
去年8月,丰收村非包扶贫困户王成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省联社扶贫工作队,想通过工作队帮助没考上高中的孩子找找出路。工作队员杨琪和王小东热忱相助,建议孩子就读职业技校,并多次往返西安积极联系了省内的几家就业前景好、且又有针对贫困户政策扶持的学校,最终协助王成家孩子就读于陕西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十九大刚刚落幕之际,省联社机关党委就深入丰收村,深情举办“心系扶贫,大爱信合”的主题党日爱心助学活动,聆听十九大代表吴相琴支部书记参会感悟,机关党员干部70多人捐书送衣,在寒冬来临之际给贫困家庭和24名孩子送去阵阵暖意,为他们的脱贫致富加油鼓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落下一个贫困户。相信在丰收村群众的辛勤耕耘和省联社的不懈努力下,春华秋实、瓜熟蒂落的脱贫致富美梦丰收在望。
(文:任占伟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图:毛浓祥 陕西镇安农村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