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论坛
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
农商银行发展之我见
当今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银行业在顺应新发展机遇,焕发出新的活力,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助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个人认为农商银行未来发展应聚焦责任化、特色化、零售化、轻型化、服务化、智能化六个方面,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责任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新时代的银行人要践行初心使命,努力担当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心怀大局,提高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更好的发挥关键少数在农商银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指明努力方向,形成战略正确、措施准确、细节精确的工作作风。
第二打造特色化银行。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特点打造农商主题银行。以主题银行为抓手,创新客户关系管理模式,超前规划顶层设计,将尊重市场、细分客户放到经营战略上。将金融服务嵌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等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中。结合区域实际,通过精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把需求相似、兴趣相投的客户吸引到同一个产业链条上来,以银行为纽带搭建客户沟通交流的平台,变“客户群”为“朋友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精准营销。打造“政府+银行+商户”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更加超值的特色服务,持续深耕社区金融。
第三发力零售业务。双循环格局驱动消费需求升级,银行零售转型前景可期。在需求侧三驾马车中,自2014年起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将成为重要抓手之一,随着消费需求升级,银行业零售业发展会迎来更广阔的空间。预计消费信贷有望受政策端、需求端和互联网发展的共同驱动,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对公业务不景气的背景下,更要将发展转型到零售业务。目前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零售贷款规模已超过50%。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二年提出让利的要求,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银行利差收入收窄。11月6日银保监会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到统一的监管范围”。此前银保监会已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力度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趋同,预计未来对于金融科技公司信贷、财富管理等业务的政策将陆续落地,零售、财富管理业务领先的银行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与金融科技公司呈现出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例如京东数科已与平安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联名信用卡,在场景、风控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驱动银行零售业务加速转型。
第四注重轻型化发展。财富管理、数字支付为重要方向,农商行要加速产品研发,凭借自身特色产品、差异化禀赋脱颖而出。一是发力财富管理业务。在利率市场化,双循环背景下,居民财富向多元金融资产配置转移,发力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转向轻资本业务。当前大资管市场百舸争流,优秀银行依靠自身禀赋脱颖而出。例如财富管理领先者招商银行,凭借客户分层经营和金融科技实力不断巩固优势。再如青岛银行快速做大理财规模,于2020年2月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成为区域性银行理财破局的标杆。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财富不断累积,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剧增,且客群高端化趋势明显。2008-2019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可投资资产规模CAGR均达20%,而超高净值人群规模、可投资资产规模CAGR则均超30%,预计有望为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业务创造足量市场前景。农商行可通过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财富客户。二是数字支付是轻型化的重要路径,利于客户流量与资金沉淀,未来承接数字货币落地。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快速崛起对银行传统支付等业务产生了一定影响,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将数字支付业务作为重点布局方向,支付业务围绕日常场景获取客户,在积累流量、增强客户粘性之后,再对存贷、财富管理等业务实现引流,最终形成综合金融生态闭环,自然沉淀的客户资金也利于降低负债端成本。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的深入推进,未来银行有望作为数字货币运营机构,参与支付产品设计创新、业务运维等服务,前瞻布局数字支付的银行在未来积极介入数字货币支付领域,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凭借客户流量优势发力数字支付和聚合收单,赋能中收稳步增长。目前部分银行通过开办自己的支付产品或生活服务类 APP同时布局“聚合支付”,将多种支付方式集于一体,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凭借广泛的客户流量和资源优势实现了快速突破。例如建设银行2019年6月推出聚合支付品牌,为商户提供一站式资金结算服务的收单产品,并聚合打车、外卖、影票等高频生活场景,2020年6月末聚合支付已有交易商户数达232万户,交易额同比增幅25.73%至5899亿元;网络支付交易额达8.51万亿元,在支付宝、京东、美团等支付平台的交易额居同业第一。也为中收增长带来了好业绩。
第五打造服务化银行。农商行要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导向和客户需求,好的产品一定是以市场、客户需求为导向,适应发展环境、有远景目标、可实现长期发展的,而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产品抓手的无因规模扩张。要迎合市场需求,有前瞻性思维,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例如常熟银行作为小微标杆行,凭借其区域内充足的微贷资源叠加客群下沉战略,铸造了独特的“IPC+信贷工厂”小微模式,形成护城河优势。再如长沙银行推动长银五八是零售转型的重要布局之一,以“互联网+科技驱动”为发展策略,不断拓宽线上消费场景,定位于中低收入人群,并在产品端推出工薪贷、装修贷等线上消费贷产品,助力消费贷款规模不断壮大。
第六打造智能化银行。在双循环的格局下,科技赋能银行是外驱也是内在要求,是资产规模和业务发展的创新利器。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建立更加精准的智能风控管理系统,提升风险定价水平,追踪客户信用数据,监测客户贷后行为。二是通过金融科技降低运营成本。加速数字化转型,借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敏捷反应,精准发力,在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的同时,全面整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降低农商行的人工成本、渠道成本和运营成本。
“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找准发展定位,向优秀的同行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现农商银行新发展格局!
供稿人:秦农银行高新支行 曹琳